【萬千氣象看雲南】西雙版納一個傣族村寨的“查包養網站比較美麗”日記_中國網
曼費村民小組的“美麗”日記
統一的藍色屋頂、復古的傣式建築、乾淨整潔的院落、綠樹紅花的道路……4月1日,“萬千氣象看雲南”走進西雙版納州景洪市猛龍鎮曼棟村曼費村民小組,無處不在的人文和諧氛圍撲面而來,讓人忍不住走近,探一探美麗鄉村的美好。
近年來,中共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委、西雙版納州人民政府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,團結和帶領各族群眾同向發力、苦幹實幹,以典型引路全域打造“四型示範村”,一個個美麗的邊境幸福村串珠成線,千里邊疆呈現邊民富、邊疆美、邊防固的良好局面。
曼費村民小組的“美麗”日記
曼費村就是無數個邊境幸福村落中的一個“縮影”。群山環抱、綠樹圍繞中的曼費村全村70戶352人,緊挨240國道,有耕地472畝,林地807畝,村民主要以種植橡膠和反季節蔬菜及邊民互市貿易為主。
資源富足、政策優待、環境美觀、文明和諧,生活在村子裡的岩噸,今年90歲了,他見證和參與了村子的發展,眯著眼睛笑著說道:“我們已經擁有最好的日子了,最好的生活是現在。”
曼費村民小組的“美麗”日記
曼費村的美麗“蛻變”其實是在2022年完成的。參與到美麗村寨建設中來的曼費村,不斷完善基礎設施、優化公共服務、提升村容村貌,構建出一個美麗宜居的鄉村樣貌。
這份“美麗”來自全村齊心協力的“改變”。1500平方米的圍牆拆除了、10308平方米的彩鋼瓦更換了、3米寬的村路變成了7米……緊扣“鄉村振興+強邊固防”定位,曼費村積極爭取專案支援,整合專案資金381萬元,帶動群眾投工投勞300余萬元,完善村寨公共服務設施,實施村內“兩汙”處理、村莊美化亮化、人畜分離、戶廁改造、村內道路修繕等項目。
曼費村民小組的“美麗”日記
如今走進曼費村,家家戶戶門前流包養網淌著清澈水流,鳥語花香,宜人又宜居。群眾積極參與鄉風文明、美麗鄉村建設,黨員幹部幹在前、當先鋒,群團隊伍緊跟隨、齊回應,同心共繪美麗鄉村新畫卷。
這份“美麗”來自群眾勤勞致富的努力。近年來,曼費村發揮勞務資源優勢,組建村小組勞務運輸隊11支132人,根據猛龍(240)通道勞務需求,由村幹部依次分配務工任務,有序輸出村內勞動力,實現村民務工、務農“兩不誤”。上午“打工”務農,下午割膠生產,勤勞的曼費村民農忙農閒都有收入。另外,村集體發揮土地資源優勢,清查回收集體土地17畝,盤活土地資源,轉租土地162.2畝,2023年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23萬元。
曼費村民小組的“美麗”日記
每逢周日就趕集,每逢節假日就開展歌舞表演,為了最大程度增加群眾收入,曼費村還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,注重把村寨建設成果轉化為發展成效,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的增收路徑。舉辦首屆邊貿互市節,吸引300多個沿路攤位的商家進駐,20包養戶農戶在庭院開設客棧、餐飲、東南亞百貨銷售等,3天戶均增收800餘元,村集體創收4.5萬元。每週周日常態開展趕集活動,推動村組持續增收,預計村集體年均增收84萬元,佈局業態50餘戶,戶年均增收3.8萬元。
“未來,我們還想充分發揮好邊貿資源優勢,依託猛龍(240)通道區位優勢,引導村民參與互市貿易中來,進一步拓寬邊民增收管道。”曼棟村黨總支書記岩罕亮說道,如今的曼費村家家戶戶生活好了、包養網腰包鼓了,日子越過越紅火,未來的日子會更好。
曼費村民小組的“美麗”日記
這份“美麗”還來自固本強基對家園的堅守。近年來,曼費村激發基層組織活力,堅持黨組織引領,開展“強邊固防村”創建,合力守邊護邊、建設美麗家園。結合“班戶聯建”“十戶聯防”,構建“黨員+N”網格治理體系,網格黨員牽頭負責強邊固包養防、美麗鄉村建設、矛盾糾紛調解等工作,以“小網格”開展“大治包養理”。目前,曼費村已建成景洪市帶領群眾強邊固防,開展鄉村振興建設的“樣板村”。